四川省政府发文!未来5年新型城镇化这么干?

2025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以“人本导向、圈群协同、县域支撑”为路径,系统性推进城镇化建设。

一、方案总体目标与量化指标

(一)城镇化率目标‌

到2028年底,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5%,城镇常住人口年均新增约100万人

(二)‌人口布局优化‌

成都都市圈城镇常住人口达2400万,占全省45%‌

川南、川东北城市群及区域中心城市城镇常住人口占比30%,城镇化率增幅高于全省均值;

潜力县(常住人口>40万、城镇化率低于全国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升14个百分点

二、新型城镇化四大实施路径!

(一)人口市民化:破解“半城镇化”难题

1、稳定农民工群体‌:突出抓好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15+N”重点产业链。

①省内稳定1500万农民工就业,年均新增省内农业转移人口35万‌;

②推动省外1100万农民工返川就业创业,年均回流20万,吸引省外人口年均新增30万‌。

2、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人定量、以需定供

①扩大随迁子女优质教育覆盖面,优化异地就医服务;

②深化户籍改革,减少与户籍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限制。

3、多措并举满足安居需要‌

①通过新建、改建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方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

②大力推行“房票安置”

③加快解决集体土地征收拆迁、山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城中村改造中涉及群众的住房问题。

(二)县域城镇化:夯实底部支撑

1、县城载体功能提升‌:坚定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

①重点发展潜力县,“一县一策”明确潜力县(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和培育要求;

②强化产业集聚与县城功能,引导资源能源富集的县加强优势资源就地转化利用;推动绿色发展。

2、城集中布局公共服务促进人口集聚‌: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弱项民生项目。

①建设一批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②推进产业园区提级扩能,打造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3、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

燃气、供排水等市政管网进行更新改造

②推进配建停车场、路侧停车设施升级改造

③深入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

(三)圈群协同:构建梯次发展格局

1、成都都市圈引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①发挥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②四川天府新区科技创新策源“主阵地”;

③成都东部新区成渝相向发展“桥头堡”作用,推动市域结对联动发展。

2、城市群扩容提质‌:健全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省域经济副中心和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机制,川南、川东北城市群通过产业集聚提升人口承载力,区域中心城市强化服务配套与产业承接能力‌。

(四)人居环境升级:建设韧性宜居城市

1、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

①——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老旧小区应改尽改

②——加快“三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综合利用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方式实施城中村改造。推进成都、泸州“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③——补齐城市安全韧性短板。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燃气、供水、排水等老旧管网更新改造。“一点一策”开展城市易涝积水点整治

④——推进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和绿道网络。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三、总结

四川未来五年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通过“都市圈引领+城市群联动+县域支撑”的三级体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内需潜力。政策聚焦市民化、圈群协同、县城功能提升三大主线,力求实现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双突破,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文如下(已标注重点):

文章已发表于四川纵横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纵横笔记,搜索公众号,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