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西部低空经济高地,释放四川蓝天新质生产力

一、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新时代的发展要培育新质生产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列为推动中国经济新增长引擎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国家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发展的决心。

二、什么是低空经济?

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可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产业构成包含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其中:

(一)低空基础设施

主要包含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场地、充电服务站、气象监测站等;

(二)低空飞行器制造

涵盖关键系统及零部件、材料及元器件和整机,主要产品有以无人机(消费级、工业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机等,同时eVTOL作为最具潜力的低空领域赛道,全球尚处于研发和商业化初步阶段,国内已有部分型号的 eVTOL 产品获得特定限制范围适航证。

(三)低空运营服务

主要包含低空物流、低空文旅、低空巡检以及低空+千行百业等运营场景应用,以及飞行培训、延伸服务、设施维护和飞行器维修等飞行服务。

(四)低空飞行保障

主要涵盖地面保障服务、空中保障服务、适航审定和检测检验服务。

三、四川发展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战略意义有哪些?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已迎来提速蓄势、深度聚能、大有可为的重要窗口期,四川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省份,2018年已成立统筹军、地、民三方的“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运行中心”,现已划设7个协同管理空域和8条低空目视飞行通道,覆盖面积7800余平方公里,低空飞行从飞行前1周申请,缩短至飞行前1小时报备,在空域试点、技术研发、产业配套、场景应用等方面具备良好基础和发展优势。

同时,四川在航空制造领域,拥有研发和制造飞机整机、发动机能力,工业级无人机等产品跻身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发展低空经济,不仅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改善偏远地区交通条件以及促进旅游文化发展具有显著的重要性,更在抢占低空经济制高点、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以及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展现出深远的战略意义。

全省要统筹力量、找准方向、破解难题、抓住机遇,努力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制高点,坚定不移朝着打造西部低空经济发展高地迈进

四、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有哪些?

2024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川办发〔2024〕24号),安排部署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明确了以培育壮大低空飞行应用市场、提升低空空域使用效率、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通航制造业发展为重点任务,到2027年在全省建成20个通用机场和1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实现支线机场通航全覆盖,培育形成3—5家行业领军企业。到2030年,全面建成低空飞行起降基础设施网络,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产品。

2024年7月,《成都市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明确要扎实推进全市包括低空经济装备提振在内的5个专项行动,到2027年,搭建应用场景21个,开通航线41条;

2024年7月,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贡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自府办发〔2024〕37号),结合自贡实际,提出低空经济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4年8月,《成都高新区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28)》(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聚焦低空经济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系列决策部署。

2024年9月,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低空经济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打造德阳市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将低空经济产业打造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2024年10月,四川绵阳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绵阳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打造低空产业高地、飞行保障高地、宜飞场景高地、低空创新高地总体目标,围绕加强低空产业聚集、完善运行保障体系、创新拓展应用场景、争取行业试点示范4个方面提出13项重点任务;

2024年10月,南充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充市低空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35)》的通知(南府发〔2024〕13号),系统全面分析低空经济发展优势、问题短板,确定发展定位、目标、重点任务。

川内各地积极响应省级政策,相关规划紧随其后,争相试水。同时其他城市如达州致力要打造四川低空经济“第四城”、雅安要加快建设名山低空经济产业园,均向低空赛道发力。

五、四川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四川低空经济产业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

中游以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为核心,包括无人机、通用飞机等航空器的整机制造,以及载荷及地面系统;

下游为产业融合,包括飞行审批、空域管控、低空经济应用等。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四川各市州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多个城市和地区积极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已初步形成5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其中,自贡航空产业园作为省内重要的低空经济基地,产业规模超百亿元,并已集聚了多家知名无人机整机及零部件企业,形成了涵盖航空研发制造、飞行控制系统、任务载荷、应用软硬件及配套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此外,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其低空经济发展也尤为突出,拥有较为完善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和大量的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同时,全省低空经济普遍还存在产业发展不足、缺乏电池、导航等关键环节部件本地配套、空域开放较为零散未形成片区、应用场景少、基础设施差,低空飞行试验基地不足,缺乏无人机起降点等问题。

六、四川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重点任务有哪些?

(一)培育壮大低空飞行应用市场

开通通航短途运输服务:省内试点城市开通常态化运营航班、探索高原地区短途运输,鼓励通航企业、运输航空公司开通通程航班,探索新型飞行器商业应用,发展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私人包机等新业态。

发展无人机物流配送:推动无人机深度融入末端物流,开通无人机货运航线,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实现物流网络市县互达、城乡兼顾,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商圈、医院、露营地、公园等开展无人机末端配送。

扩大低空公共服务范围:包括拓展低空公共服务在应急救援、农林作业、电力作业、航拍航测、气象探测、生态检测等应用,满足多样化作业服务需求,扩大政府购买范围。

拓展低空消费市场:推动旅游景区开通低空旅游线路和观光圈建设,支持短途运输、低空旅游融合发展;支持建设航空运动体验基地和航空飞行营地,举办大型航空体育和无人飞行器等赛事活动;鼓励发展以低空经济为主题的新型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支持举办航空会展、航空论坛;支持开发低空文创产品

培育招引市场运营主体:深化骨干企业与通航运营企业合作、引入物流配送龙头企业、培育引进一批低空旅游、航空运动、飞行器租赁运营企业等。

(二)提升低空空域使用效率

促进低空空域高效使用:推进低空空域分类划设,针对短途运输、航空体验、跨市无人机物流、城市无人机配送等低空飞行活动,探索不同运行场景在同一空域飞行机制,探索中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与有人驾驶航空器融合运行。

建立低空非管制空域服务模式:分级分类提供低空非管制空域服务,优化空域使用管理方式,简化现行飞行计划申报流程,加强低空通信导航监视。

(三)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飞行起降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支持加快建设通用机场及各类起降场,完善飞行器起降、备降、停放、能源补给等功能,优先支持一批社会公益性强、建设成本低的通用机场项目。支持在旅游景区、医疗机构、高速公路服务区、枢纽场站、重点林(牧)区以及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建设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和无人机起降平台,支持在商业区、公园、露营点、社区等建设无人机物流配送起降平台,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支持民用运输机场拓展通航服务功能,提升既有通用机场的使用效率。鼓励试点城市将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新建住宅与商业楼宇预留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空间

加快建设低空智能信息基础设施:探索建立省级低空空管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发挥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中心作用,服务保障全省低空空域使用,鼓励试点城市健全军地民协同管理机制,完善飞行服务保障体系,试行飞行计划一网审批。支持试点城市建设无人机低空监管、服务、应用一体化信息平台和信息基础设施

(四)推动通航制造业发展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打造涵盖空管、适航、机场、航空运输、新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综合性研发平台,推进人工智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赋能。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省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全电通航飞行器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通信导航、飞行控制、航空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工程化验证和中试熟化,促进新技术尽快转化、新业态加快涌现。

提高产业发展能级:充分发挥自贡、彭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作用,推进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风险评估、技术应用等方面协同发展。建立健全覆盖飞行器整机、机载系统、零部件、元器件及材料的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检验检测适航认证体系。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通航制造降本增效,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强无人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打造行业标志性产品:加快发展低空领域整机制造,做强“四川造”无人机知名品牌,丰富无人机产品谱系,补齐轻型运动型飞机、特种用途飞行器等产品短板,加大适合高原飞行的相关航空器研发力度,大力发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产品,研制面向通用飞机、工业级无人机的中小推力、新能源发动机,推进通航机载任务设备及地面保障设备研发,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

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要点

八、融资案例

低空经济属于新型综合性经济形态,辐射面广,目前属于政策窗口期,相关基地建设融资案例多为引入社会资本、产业基金股权融资、专项债融资等为主。

(一)湖南省低空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

融资方式:专项债

投向领域: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建设内容:项目总用地规模为1637.43亩,总建筑面积为1166713平方米,主要为通航标准厂房,科研孵化用房,员工宿舍及配套生活用房等;配套建设13条园区内道路,总长14846米,以及园区杆线下地3公里。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471295万元,具体资金来源为:项目资本金141295万元,占比29.98%;发行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50000万元,占比53.05%;市场化融资80000万元,占比16.97%。

收入来源:主要包括标准厂房出租收入、企业孵化用房出租收入、配套生活用房出租收入、停车位出租收入、广告位出租收入等。

(二)北关区5G泛在低空技术应用示范基础建设项目

融资方式:专项债

投向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内容:项目总用地规模为80.3亩,主要建设5G泛低空测试基地、5G无人机管控云平台、5G无人机终端产品电磁兼容和环境实验室。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35017.23万元,具体资金来源为:项目资本金11017.23万元,占比31.46%;发行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4000万元,占比68.54%。

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厂房租赁收入、5G云管控平台收入、5G低空应用测试空域收入等。

(三)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低空经济片区项目

融资方式:专项债

投向领域: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建设内容:主要打造低空经济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平台,建设低空飞行器管理中心、运营中心、测试中心、培训中心、数据中心等;建设新丰县三类通用机场项目,总占地约350亩,包括建设30x300米的跑道、停机坪、机库及相关配套的指挥、通讯和后勤保障及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综合文旅项目,打造以低空飞行立体游览与多种体验的旅游产品为卖点的低空旅游基地、航空飞行营地、研学实践活动基地等。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50000万元,具体资金来源为:项目资本金12500万元,占比25%;发行政府专项债券资金37500万元,占比75%。

收入来源:测试中心测试收入、培训中心培训收入、产权出租收入、低空观光旅游收入、低空经济服务平台收入等。

(四)上海沃兰特eVTOL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自贡创投公司以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形式支持贡井区引进上海沃兰特eVTOL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项目占地面积为100亩,位于自贡航空产业园内,总投资规模20亿元,建成达产后将年交付飞机300架,年产值约75亿元。

文章已发表于四川纵横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纵横笔记,搜索公众号,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