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资源缺少和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管道直饮水已成为居住者生活的迫切需求。随着政府逐步推进饮水工程及人们对饮水健康日益关注,管道直饮水行业将保持较快发展,未来,行业发展空间不可估量。
二、什么是管道直饮水
管道直饮水也称分质供水(指的是直饮水和自来水双管道入户),是“管道优质直接饮用水”的简称。
管道直饮水指自来水经过深度净化处理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后,通过食品级不锈钢管道等直接送入学校、小区、写字楼、医院等直饮水系统,供给人们直接饮用。

图片来源:唯雅诺智能净水
根据水源水质的不同,管道直饮水的净化技术略有差异,目前市场上的主导净化工艺为“预处理+膜处理+后处理”,水源主要为市政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

图片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三、直饮水优势有哪些
管道直饮水较家用净水器、桶装水相比具备经济性、便捷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的优势。
1、经济性
家用净水器和桶装水的成本是直饮水成本的1.5-2倍。
2、便捷性
直饮水随时可以使用,可持续大量供给;无需自己维修更换,无需等待。
3、安全性
直饮水每24小时不断地检测水质,更加权威。
4、环保性
直饮水集中处理更加环保。

图片来源:唯雅诺智能净水
四、我国管道直饮水发展历程
中国管道直饮水起步较晚,行业在经历了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后,正朝着智能化、标准化和普及化的方向迈进。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初步发展阶段(2000—2010年)
中国的管道直饮水概念刚刚引入,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和高档社区进行试点。技术主要依赖进口,成本较高,市场接受度较低。政府和公众对直饮水的认识和需求也处于初级阶段。
2、快速发展阶段2010—2020年)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管道直饮水市场迅速扩展,国内企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种类和价格更加多样化。直饮水系统逐渐进入普通住宅、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市场渗透率显著提高。
3、成熟阶段(2020年至今)
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应用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控制等技术逐渐应用于直饮水系统。

五、直饮水行业有哪些政策保障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直饮水入户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热点之一。管道直饮水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对居民用水安全和用水质量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与管道直饮水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政策文件,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保障。

除了中央层面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政策文件外,各地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支持管道直饮水建设的政策措施。


综合来看,各级政策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方面推动管道直饮水建设:
1、分质供水与优水优用
政策导向非常明确,即推行“分质供水、优水优用”,将自来水主要用于洗涤、清洁等,而通过另一套独立的管道系统供应深度净化后的直饮水,以满足高品质饮水需求并节约水资源。
2、明确实施路径
重点推进领域高度一致,主要集中在新建住宅、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办公楼)、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城市重要区域。许多地区要求新建项目的管道直饮水设施与自来水设施实现“三同步”(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3、强化质量与安全监管
各地政策均高度重视水质安全。例如,湖南省要求运营企业落实水质在线监测、周检、半年检制度,并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巩义市等地的政策也强调加强工程验收和常态化水质监管。
4、探索专业化运维模式
为了保障长期稳定运行,政策鼓励或规定管道直饮水设施由专业的供水企业负责运行、维护和管理,并建立对运营企业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
六、管道直饮水行业市场情况如何
1、管道直饮水消费量激增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质量健康饮用水需求不断增大,管道直饮水迎来发展机遇。2016—2022年我国管道直饮水消费量由4785.2万吨增长至10778.1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
2、管道直饮水行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我国管道直饮水市场不断发展,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管道直饮水供给能力从2019年的7556万吨/年增长至12237万吨/年;日均供给从2019年的20.7万吨/天增长到了33.53万吨/天。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院
3、管道直饮水行业市场均价及市场规模
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饮水安全的需求提升,管道直饮水价格接受度日渐提升,2016—2022年我国管道直饮水市场均价由292元/吨增长至306元/吨;另一方面,与之相随的是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攀升,2021年我国管道直饮水市场规模已接近300亿元;2023年国内管道直饮水市场规模继续攀升至353.4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院
4、管道直饮水覆盖人数及覆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管道直饮水消费量激增
我国管道直饮水市场不断发展,但相比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管道直饮水覆盖率仍然不高。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管道直饮水覆盖人数为1.93亿人,管道直饮水覆盖率为13.62%。在政策支持、用水安全、消费升级推动下,我国管道直饮水覆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
七、地方国企如何布局管道直饮水项目
地方国企参与管道直饮水行业,应深度分析管道直饮水产业上游、中游和下游自身优势:
1、上游
管道直饮水行业产业上游包括自来水供应、水处理设备、管材、管件、水泵、阀门等设备和材料。因此,负责当地自来水供应的国有企业在实施管道直饮水项目上更加具有优势。
2、中游
地方国企可以作为核心实施主体:可以直接负责直饮水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若已拥有供水网络和水厂或具备强大投融资能力和政府资源,可考虑采用BOT或政企合作模式,主导区域性直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可根据项目类型分为三种模式:
①政企合作模式:对于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项目,可与政府部门合作,由平台公司负责具体建设和运营。
②企企合作模式:与有实力的地产开发商或企业合作,共同拓展市场。
③全额投资模式:对于居民小区,可采取由水务集团全额投资建设,用户“零初装费”的模式,通过后期水费回收成本。
3、下游
用户服务是管道直饮水行业的最终环节,主要包括用户接入、水费收取、用户服务与支持等。目前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社区、写字楼、学校、医院、交通枢纽、公园和步行街等公共场所内大多已设置管道直饮水系统。行业终端是广大消费者。

图片来源:智研咨询
八、管道直饮水项目融资难点有哪些
1、业主需要具备什么营业范围?
管道直饮水项目主要涉及直饮水管道、泵房、过滤设备等的建设,同时运营直饮水的销售业务两个环节。
①必要:现制现售饮用水;自来水生产与供应。
②其他: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管道运输设备销售;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安装服务;住宅水电安装维护服务;专用设备修理;水利相关咨询服务;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直饮水设备销售等。
2、项目用地如何解决?
管道直饮水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直饮水管道、水泵、过滤设备等的建设,其中用于放置水泵、过滤装置等设备的中央净水机房涉及占地,通常采用租赁或购买的方式,使用小区的管理用房或者停车位建设中央净水机房用于放置设备并进行管理,根据项目覆盖的小区数量和人口规模一般用地面积标准为150平方米/小区(1万-1.5万人)。
而直饮水管道通常建设在小区公共区域,一般不涉及占地,仅在建设时可能涉及部分临时用地,结合实际勘测情况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并考虑相关费用。
3、如何确定项目建设规模?
在项目建设前期需要对拟实施范围内的住宅、公共建筑或商业区进行全面的调查走访:
①对于住宅、商业及党政办公楼等相对分散的建筑需要摸排入住率、开户率等数据后考虑采用分散式管道直饮水系统,对于使用率(入住率乘以开户率,通常需要达到50%~60%)达到一定水平的建筑方可纳入规划建设范围;
②对于包括学校、医院、图书馆、商场等在内的公共建筑可综合考虑采用集中式管道直饮水系统(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主要满足公共区域流动人口的临时性饮水需求)。
4、项目经济效益如何?
管道直饮水项目的投资强度通常在1000万元/万人,运营期主要收益来源为直饮水供水收入,通常价格在350元/吨左右。
具体项目投资评价指标方面,以约10万人的管道直饮水项目为例,总投资约1亿元,则年均产生约1700万元的现金流入,按照20%的经营成本,则年净现金流约1400万元,项目税前静态投资回收期约8年,税后内部收益率约6.5%,远大于财务基准收益率。
因此,管道直饮水项目经济效益较好,能够实现项目自平衡并满足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项目投资评价指标。
九、管道直饮水项目实施案例
南昌管道直饮水案例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南昌市管道直饮水项目在部分单位、学校、小区试点后,逐步向全市推广。截至2025年4月,全市通水项目81个,受益群众16万人;在建项目12个。计划至2027年,再新增200个直饮水项目,全市50万居民将从中受益。
①操作模式:管道直饮水通过国际先进的纳滤净化技术,辅以“臭氧+紫外”联合杀菌消毒工艺,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水中的钾、钙、镁、锌等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PH值呈弱碱性,形成高品质健康水。净化好的弱碱性矿物质直饮水通过食品级304不锈钢管道和密闭循环管网系统输送到每家每户。
②直饮水效益:管道直饮水采取“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的模式,在居民家中增加一个直饮水龙头,居民使用自来水还是直饮水,完全根据自己的需求,按实际使用的水量分别装表计费。管道直饮水入户安装不花钱,用水价格也不贵,综合下来一升0.3元,比桶装水要便宜一大半。
此外,南昌的管道直饮水项目将继续“走出去”,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注入“动能”,打造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全国管道直饮水“南昌样板”。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是民生保障的关键,加强直饮水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安全饮水设施完善,推动保障民生工作有序进行,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章已发表于四川纵横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纵横笔记,搜索公众号,可查看更多。